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6月28日讯(通讯员 张嘉敏)6月26日上午,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主办,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承办的“医路相伴——专家进基层患者关爱项目”在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举行。活动由授牌仪式、专家义诊、专题讲座及病例讨论环节组成。
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在医院南区举行,常德市鼎城区卫健局副局长肖双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李源,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吴献青,湖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段华新,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一科主任医师肖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陈显玉,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学部副教授、副主任药师彭向东,湖南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汪洁,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院级领导、中层骨干参加项目启动仪式,仪式由医院副院长洪智林主持。
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祥在致辞中表示,近几年来,医院学科建设迅猛发展,于2010年建立了湘西北地区“陀螺刀”治疗中心,2020年建立外聘专家工作机制,一大批省级一流专家应聘定期来医院各临床专科工作,通过传、帮、带,促进了医院各专科临床能力持续提升,医院还引进了直线加速器,目前正在抓紧机房建设,预计年底投入使用。举办这次活动,彰显了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诠释了红十字精神的实质,响应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新时期工作方针,是落实“健康中国”分级诊疗的体现。相信通过这次“医路相伴——专家进基层患者关爱项目”活动,医院能在多学科联合诊疗方面取得新的进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李源致辞。
鼎城区卫健局副局长肖双华表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致力于改善人的生存与发展境况,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促进世界和平与社会进步。这次“医路相伴——专家进基层患者关爱项目”走进湖南常德的活动,给常德人民带来了福音,进一步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肖双华为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授予“公益先锋机构”牌,授予李源、汪洁、吴献青、肖辉、陈显玉、段华新、彭向东“公益先锋人物”荣誉称号。
义诊查房活动
义诊查房分为泌尿外科、心胸乳甲外科、肿瘤科、妇产科(南、北区)及临床药学六个会场。七名专家教授共同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真切的关爱与贴心的就医指导。
泌尿外科分会场
义诊、查房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免费为50名患者提供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学术讲座
李源教授就《长效剂型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地位》进行专题授课
汪洁教授就《尿路上皮癌治疗的优化选择》进行专题授课
病例讨论
妇产科南区分会场
义诊、查房
学术讲座
病例讨论
妇产科北区分会场
义诊、查房
学术讲座
吴献青教授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技巧》进行专题授课
病例讨论
心胸乳甲外科分会场
义诊、查房
学术讲座
陈显玉教授就《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进行专题授课
病例讨论
肿瘤科分会场
义诊、查房
学术讲座
段华新教授就《MIBC治疗策略再探讨》进行专题授课
病例讨论
临床药学分会场
学术讲座
彭向东教授就《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进行专题授课
病例讨论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医路相伴——专家进基层患者关爱项目”走进湖南常德第四人民医院,由省内专家进行义诊查房,共接诊了80余名患者,进行7场次学术讲座以及针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为常德地区患者提供了面对面、零距离的医疗服务,帮助更多患者获得规范化治疗,提高了医院医生的诊疗水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6月28日讯(通讯员 刘霖)
该项目于2018年启动,到2020年底,共邀请884名专家对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2个地市的1.2万余名基层医生进行了专业培训,惠及患者2.7万人次,免费筛查患者1700余人。
责编:蔡依秦
来源: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鼎城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整改整治成效通报会召开
陈远调研鼎城区“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陈远带队开展“八一”前走访慰问活动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工作结账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何朝辉带队赴成都、彭州开展学习考察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落实情况座谈会
下载APP
分享到